
【回放】 1995年,洞头县北岙街道成立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以巡防、协助社会管理为主要任务的“夕阳红巡逻队”,清一色的娘子军。十几年过去了,“夕阳红巡逻队”成为了今天的“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队。
“那时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妇女出来做社会工作的机会很少,刚开始时只招募到20多人。”原巡逻队成员、现任洞头城中社区书记的素丽阿姨回忆起那段过往,“刚开始时大家质疑很多,说我们是吃饱了没事找事,不少队员曾经动摇过,但最后都坚持了下来。” 她们不仅参与街道的环境卫生整治,协助部门管理社会治安、消防安全,还要负责夜间的防火防盗巡查等事务。所有杂七杂八的事务,只要有利于海岛建设、社会和谐, “海霞妈妈”们都会主动去要求、主动承担。
【感言】 改革开放的春风,融化了人们思维上的坚冰。“我们懂法律、善调解、有心有力,为什么不能发挥余热,造福海岛?”谁说年纪大了就该赋闲在家?佘太君一百岁仍挂帅征战,“海霞”故乡的渔家女,天生果敢、勇于实践。 “海霞妈妈”们,既没有工资,更无任何工作补贴,却365天全年无休做着志愿服务工作,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践着雷锋精神。
【传承】 如今,在“海霞”的故乡洞头,“海霞妈妈”意味着一种尊重、一份荣誉。
“我们这群人平均年龄54岁,最大的那位‘海霞妈妈’已经73岁了,但还是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辛苦,但大家都心甘情愿。”“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蔡燕告诉记者,“夕阳红巡逻队”成立初仅有20多名成员,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份无任何报酬且辛苦的服务工作,不但没有“吓跑”队员,反而增加到了387人,成员遍布海岛。“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妇女要求加入我们服务队,在筛选人员的时候,我们提的唯一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奉献精神。”蔡燕说。
无论是昔日的“海霞女民兵”,还是而今的“海霞妈妈”,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她们心中的“海霞”情怀永远不变,“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永存于她们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