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热点推荐

阅读新闻

关于推广低碳林业社区的建议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点击:    时间:2012-2-14 10:03:21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森林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受到国际关注。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资助下,北京林学会在三岔村实施了“密云水库流域林业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提升”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增加了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提高了传统生活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了森林以碳汇为主的多种生态功能,项目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一、改造低效灶炕,节省薪柴

  怀柔区渤海镇三岔村森林资源丰富,村民祖祖辈辈主要生活能源来自森林,而传统生活方式能效低、薪柴消耗量大,因此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破坏和浪费,直接影响了森林固碳能力。

  三岔村共有传统旧炕122个,每铺土炕每年用柴量为2000-3000斤,这些土铺平均每年要消耗薪柴150吨,成为森林资源的最大杀手。项目引进后,该村立刻开始了低效炕改造,通过对示范节能炕效果测试,取得了明显效果。

  节能炕由于上下两面都能散热,并且热烟在炕内分布均匀,不仅好烧、热得快、节省柴火,而且干净卫生。据分析评估,若全村都改为节能灶炕,热效率可由过去的14—18%提高到25—35%,平均每铺吊炕每年需要800-1000斤薪柴足矣,三岔村每年可节省薪柴90吨。并且每年冬季村民大约只花20天的时间打柴,可有更多时间打工或劳作其它农活,间接增加村民收入。

  二、实施碳汇营林,提高森林碳汇能力

  三岔村生长有北京最大的一片天然椴树林,面积约1万亩,平均年龄30年,平均胸径12厘米,平均树高14米。2008年5月,通过对村民公开选拔,共有22人成为该村第一批林务员,经过室内和室外培训后,开始对椴树林实施近自然森林经营。

  选择处于主林层、生活力旺盛、树干通直饱满、全株无损伤的林木作为常规目标树;选择能改造主林层(林分结构)、促进林分正向演替的林木个体作为保留目标树;选择在维持林分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林木为特殊目标树;伐除影响这些目标树生长的林木,促进目标树获得更多的阳光和养分,从而更快的生长。这些技术要领林务员都能熟练掌握。

  伐除的树枝可作为薪柴,伐除的树干可用来修建林间作业道,这些作业道不仅方便了村民上山开展森林经营活动,而且为游客亲近森林提供了方便。2008年10月,利用采伐下来的800根干扰木,在三岔村万涧,一条1500米长的森林作业道修建完成,已成为旅客到该村游玩必走的景点之一。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生态旅游

  刀耕火种必然导致穷山恶水,养山就业才能走生态文明之路。为了经营好三岔村的森林,目前该村现已组建了84名生态林管护员,专门负责各路口、重点林区的防火防盗。28户家庭拿到了接待游客的执照,新铺的通村公路以及村民家门口的小道都焕然一新。已有两家外来客商看中了三岔的旅游资源,投资建起了两家规模较大的山庄。还有几个外国人在村里租下村民的住宅,作为周末和假日朋友聚会的场所。

  不仅要森林好、景观好,而且还要交通便利,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了三岔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态旅游的饭。游客在三岔村不只是游山玩水,还能在林间作业道上认识树种,了解近自然森林经营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吸引游客。

  三岔村书记刘秀英介绍,以前三岔村偏远,交通不便,村庄闭塞,村民们纷纷找机会往外搬迁,姑娘们也纷纷外嫁。如今,依靠生态林补偿、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有机林果,三岔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有几户外迁的村民很后悔,但已不能回迁。

  山还是那片山,水还是那片水,人还是那里的人,不同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了,选择的发展途径改变了,三岔村的发展模式破解了林业社区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发展的难题。

  四、建议

  目前,在北京山区还有71个乡镇1475个村,村民日常生活中每年用柴量约17万吨,年排放二氧化碳27万吨。如将本项目开展的活动引入到这些村庄,则每年至少能减少1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吸纳两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林务员,参与森林经营,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建议在北京山区进一步推广该项目成果,在促进森林质量提高的同时,增加村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建设“绿色北京”、“低碳城市”和改善山区村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网站首页  防火防盗逃生网  门窗设计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