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热点推荐

阅读新闻

准物业管理受欢迎 全面推广有难度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点击:    时间:2011-12-27 9:09:46
老城区内旧宅区应该怎么管理?近年来,南昌市东湖区一直在尝试解答这个难题,且该区推行的准物业管理模式初见成效,已由最初1个小区试点,发展到今年30个小区实施。一年不到,东湖区30个老、脏、乱的小区旧貌换新颜。

  事实上,包括东湖区在内,南昌市已有首批88个社区推行这种“准物业管理模式”。为此,政府前期投入资金1.5亿元。

  准物业管理见成效

  “苏圃路小区是第一个试点的,当初请了物业公司进驻,结果很快就因收不齐费用退出小区。之后,我们选择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物业管理问题。”东湖区房管局办公室副主任高慧青说,经过试点掌握了一定经验,对暂时不能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的试点区域,社区居委会牵头组建由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组成物业服务合作站,并选派人员负责合作站的具体工作。物业服务合作站提供以社区秩序、防火防盗、卫生保洁为主的简易物业服务。相关职能部门与物业服务合作站签订合作协议,公布相关职能部门在试点区域的服务内容及服务费用,设置专用服务电话,由物业服务合作站统一解决居民遇到的问题。

  东湖区马家池社区对供电小区里的219户居民进行了逐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4%居民“同意小区内推行居民自治小组管理试点”,53%居民“愿意成为居民自治小组成员为小区自治管理出一份力”,68%的人“同意居民自治小组收取小区的管理费用并公布收支情况”。实际上,老城区内很多社区居民都愿意接受这种“准物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探索中也已经取得成效。

  “要是以前你来我家肯定会皱眉头,小区内没有路灯,单元门口没有铁门,路上有垃圾。现在你再看看,完全是两个样。”家住上凤凰坡小区的吴安笑着说,他常年出差做生意,人在外面,却经常要为家人担心,怕小区治安环境不好。没想到,这次出差回来,小区变了样。

  吴安所住的小区是因历史原因形成的“私人房”,以往只有社区聘请的清洁工做一些简单的垃圾清运,其他物业服务一概没有。今年,东湖区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又选取32个老城区住宅小区推进“准物业管理模式”。目前,只有两个小区尚未完成,其他30个小区的居民已享受到物业化管理带来的好处。

  全面推广有难度

  “目前还不能全面推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居民交费意识不够,二是部分小区需要投入维修改造资金。”高慧青表示,目前32个小区试点也是为了起示范作用,让周边小区居民改变以往那种“免费午餐”的概念。现在的难点在于一些比较老的住宅区,基础设施陈旧,房屋设施设备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这种小区要实施物业化管理必须先进行整治改造,而这需要投入不少资金。

  东湖区老城区物业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对涉及物业管理试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改造、小区封闭、物管用房配建等改造资金也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一是根据物业管理试点区域内房屋的维修基金情况,提取试点区域内房屋维修基金用于基础设施的改造;二是维修基金不够的,房屋的原产权为单位的,同原产权单位协商,由单位提供部分资金;三是物业管理试点区域的房屋为纯居民房的,房屋有维修基金的,先提取基金。提取后不够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在南昌市城市维护费中解决。

  “有相当一部分老房子是没有维修基金的,这种情况下全部由政府来解决,压力也很大,这也是目前老城区内小区物业化管理没有全面推广的原因之一。目前试点的小区都是经过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小区,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我们将努力解决老城区内小区的物业化管理难题,给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环境。”高慧青说,希望实行老城区物业管理的小区居民可以自主申请,基本流程是由居民申请,到房管部门领取表格,再由所属社区指导、监督筹建业主委员会筹备组、选举业主委员会,最后由区房管部门备案、存档。

  编辑点评

  扶上马再送一程

  每天出门,面对的是乱堆乱倒的垃圾、坑坑洼洼的路面、私搭乱建的房屋、肆意横流的污水……家里很温馨,家外很脏乱,家里家外反差巨大。面对这样的环境,老城区旧宅区的居民很苦恼。

  也许有人会说找家物业管理公司不就行了,可问题就在于不少旧宅区的前身是单位房,小区居民已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福利,计划房与市场化的物管碰头,双方很难谈拢。再者说,部分小区由于年代久远,要么年久失修要么配套设施基本没有,要实施物业管理,必须先改造基础设施,这个单谁来买?

  但对居民来说,对旧宅区实施物业管理可谓事关切身利益的大事。且不说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影响心情,也影响房子的保值升值,关键是没有物管没有保安,有时连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这不,家住南昌世纪之星小区的郭女士,圣诞前夕家中就等来了梁上君子。其实,南昌人都知道,旧宅区的物管也是老问题了,类似问题市民年年反映,媒体年年呼吁。不过从这次采访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摸索,政府找到了符合老旧小区实际的有居民参与的准物业管理模式,且已有一批居民受益。解决老问题有了新思路,我们要为此叫好。

  不过,叫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还只有首批88个社区的居民享受了“准物业管理”,南昌为数众多的旧宅区居民们还在翘首以盼。

  是的,要让更多的旧宅区不成为“被物管遗忘的角落”,要让更多的老南昌享受到物管服务,还需政府出手,加大投入;还需政府出手,完善现有的准物业管理模式。

  扶上马,再送一程。我们期待政府更有作为。

网站首页  防火防盗逃生网  门窗设计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