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村民夜不闭户不稀奇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点击:
时间:2011-12-19 10:38:26
每次夜间去骆家舍村的时候,一路开车上去,总能发现几家农户点的大门敞开着。十月份夜巡那晚,走访村民时,往往是刚想敲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的,没上锁,一推门,就进去了,转一圈,没人在,喊两声,从隔壁传来答应声……
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对于骆家舍村这种夜不闭户的情况很不理解,于是就这个问题,特意问了在村里当过多年书记的李水增。
李水增笑着说:“我们村一向如此,在我小时候就这样,大家好像就没关大门这个习惯,也不见丢东西。现在的治安状况也很好,你可以看,村里的鸡都是满天飞的,也很少听人说谁家的鸡少了。我可以说,我们骆家舍村是目前萧山唯一一个连续十年没发生过盗窃案件的村子。”
真的如此吗?连续十年没发生过盗窃案件?带着疑问,我联系上了负责管辖骆家舍村的片警钟建波警官。
钟警官负责骆家舍村的警务已经2年多了,他回忆了下,骆家舍村只有零星一些邻里小纠纷,等他赶到的时候,已经被村干部调解好了。然后他又从警方数据库中调出骆家舍村的治安案件档案,在数据库中还真没有找到骆家舍村发生过盗窃等恶性治安案件的记录。然后钟警官又帮我问了在戴村镇派出所工作了近10年的老警察陈龙华,在他的记忆中,骆家舍村的盗窃等案件还真是没有。
看来老书记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可是骆家舍村为什么会这么安全呢?难道你们警察天天在村里巡逻?”我很疑惑。
钟警官摇摇头:“我们一般只有在大雪天等恶劣天气的时候去村里巡逻下,但也不是单纯为了治安去的,主要是去看看有没有受灾受困群众。要是真有治安状况发生,我们会在接警后第一时间赶去现场。治安呢,主要是靠他们村里的安保人员维持的。”
看来,我得去问问村里的治保主任杨观忠。
杨观忠,66岁,土生土长的骆家舍人,是个为人实在的热心肠人,话不多,村里有什么事,他总是不说话,埋头在那里干,所以大家推荐他当了治保主任,已经16个年头了。杨观忠想了想,给我总结了村里的治安好的几个原因:
一是地理位置好,作为萧山海拔最高的山村,骆家舍村海拔有700米。虽然进村就一条路,好找,但崎岖又险,九曲回肠。陌生人第一次来,从戴村镇开始走路的话,一般要爬1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气喘吁吁地到村口。
二是全村1483人,常住人口以本村人为主,几乎没有外来常住人口。平时一些在村里帮忙做工程的外地人,一到晚上就会下
山去。这样一来,造成了村里的人员结构相对稳定。平日一到晚上,看见陌生人进村,村民警惕性也就很高,会上去询问,“你找哪家?”
三是户户都有路灯照。全村的各个角落都装上了路灯,一到晚上,哪怕很偏的农居点门口,也亮起了路灯,让鬼鬼祟祟的黑影无处躲藏。
四是村里几个干部带头夜巡。在治安问题容易高发的春节、国庆长假或者自然灾害天气来临时,白天,村广播员会通过村广播喊话提醒大家“防火防盗,注意安全”,一到夜晚几个村干部则会亮起手电,挨家挨户去巡逻,到半夜3、4点才收工。
五是村民民风淳朴。骆家舍村是革命老区,当年抗战的时候,让敌寇闻风丧胆的金萧支队就多次活跃在村里的茂密山林,村民们自发为他们搜集情报,送吃的喝的,也牺牲了不少人。长期以来的革命老区精神,让这里的村民们深信只有勤劳才能致富,小偷小摸的事情几乎没发生过。
与萧山其他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相比,在物质上,骆家舍村村民也许没有他们富裕,但骆家舍村人享受的安宁却是其他人无法享受到的。愿这个夜不闭户的小村庄,永远安静祥和,真正成为萧山乃至杭州地区的世外桃源。